很多朋友受到离婚的威胁,或者有些朋友已经离婚,而弄清楚自己婚姻的状况,容易导致离婚的原因,并且知道如何避免未来犯同样的错误,是防止情况继续变坏,或者走出离婚伤痛极重要的步骤。 潍坊心理咨询师介绍,造成婚姻解体最多的四个基本原因有: 一、过分理想化的期望, 二、家庭问题的延伸, 三、内外压力, 四、心理需求的改变。 下面我们从以下四个不同的层面,详细分析大部分婚姻解体的原因。 一、过分理想化的期望 潍坊心理咨询师解析:将婚姻过度理想化,对配偶期望过高,是造成婚后冲突的主因。 电影和小说中描绘的爱情和婚姻,永远是那样美好、迷人。童话世界中的王子和公主,总是在婚前历尽沧桑,但只要他们一结婚,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两人从此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爱情和婚姻都有份神秘的憧憬,幻想着自己是那个王子或公主,有天能轰轰烈烈、甜甜蜜蜜地谈一次恋爱,然后“从此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但是现实却往往并不像是童话中那样。 迷恋背后的奥秘 恋爱的过程是很奇妙的。许多人莫名其妙地迷恋上性格与自己完全相反的异性。心理学大师荣格(Yung)认为,人在择偶时,常会爱上具有自己阴影人格(shadow)的异性。 他所谓的“阴影”,乃是指在自己身上看不到,即呈现在所爱异性身上的那些性情或人格特质。例如:自己冷静而内向,却爱上了热情而外向的异性。对方身上所特有的热情和外向的人格,就是你的阴影人格。荣格认为,一个个性显得冷静而内向的人,其实也有热情外向的部分,只是那一部分的人格,被压抑或隐藏在潜意识中,别人在外表看不到这个阴影人格(外向热情的一面)而已。 荣格这种想法近乎中国人阴、阳的观念,表现出阳刚面的人,是把身上的阴柔面隐藏起来。 恋爱含有许多非理性的成分,也是造成“认知扭曲”大行其道的原因。在婚前,我们往往分不清幻想与实际。当我们被异性吸引,坠入情网时,我们便沉醉在甜美的梦幻中,不愿醒来。即使我们晓得婚后可能有痛苦与冲突,我们也会想办法不让这些想法出现在意识之中,因这些念头太扫兴、太破坏美感了。心里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愈需要把婚姻和未来的配偶完美化,因为他们不敢面对可能存在的缺陷,任何疑念都足以在他们心头造成难以忍受的恐惧。婚前对伴侣期望,又对婚姻与伴侣缺乏实际的了解,是造成婚姻悲剧的主因。 不健康的结婚动机 婚后适应不良,与两人当初结婚的动机,也有极大的关系。许多人步入,是因为下列一些不健康的原因,潍坊心理医生为大家介绍一下: 1.心理没有安全感,自卑、寂寞、没自信,需要找人依赖、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2.想逃避原有的、痛苦的环境,企图抛弃成长过程中不愉快的记忆与各种心理重担。 3.社会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压力。看到同龄的朋友都交了异性朋友,并结了婚,觉得自己若不这样做,好像就不正常。 4.反抗心理。父母(或社会)愈反对自己和某人结婚,这对象就变得愈具吸引力,更是非和他结婚不可。 5.朋友之间的压力。在们彼此相识的社区中,许多人成为男女朋友,被大家公认之后,为了别人的期望,不好意思分开,不管对方是否适合做终身伴侣,便糊里糊涂地走向地毯的那一端。 6.“奉儿女之命结婚”。为了要给子女一个正当的“名分”匆匆结婚。有许多证据指出,因女方怀孕而勉强结合的婚姻,离婚率显著偏高(Furstenberg,1976)。 以上这些不健康的结婚动机,为原已受到重重压力的现代婚姻平添了许多危机。 人在恋爱中常是盲目的,婚前对伴侣的优点敏感,婚后却只对伴侣的缺点有反应。这种戴着有色眼镜,只看到自己想看的“认知扭曲”的毛病,不知危害了多少桩婚姻。人在不成熟时,常会以婚姻为自己的避难所,尚未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急忙地跳了进去。 婚姻解体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不成熟,又对伴侣期望太高。双方都期望从对方身上得到爱,得到安全感,处局却没有能力给予对方也渴求的爱与安全感。当一个不成熟的人对他的伴侣说“我爱你”时,其实创在说“我需要你,来爱我吧!” 自己不能给予,却一厢情愿地把对方视为完美,期望对方以完美的行为来对待自己。这是自私的想法,也是对伴侣残酷的要求。 二、家庭问题的延伸 选择终身伴侣是件奇妙的事情。我们常在不知不觉中追寻自己父母的化身,企求在配偶身上找到自己熟悉的父母的影子。潜意识中,我们期盼配偶能取代自己的父母照顾我们,补偿我们年幼时在家中所受的心理创伤我们也期望配偶能分工协作父母,满足我们童年未得到重视的种种心理需求。人常常期望能找到只有父母的优点,而没有他们缺点的配偶,可惜,世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位完美的伴侣。 残存的心理情结是婚姻的暗流 人在成年之后,与父母之间仍或多或少有些残存的心理情结。这些与父母间未得到解决的心理问题,常被带入婚姻之中。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表面我们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这些残余的心理情结,好似婚姻之河中的漩涡暗流。带进婚姻中的残余情结愈多,要渡过婚姻之河的危险性也就愈高。 在婚姻中,我们常会莫名其妙地被配偶“激怒”。有进我们对配偶的某个表情、某个动作或某部分性情觉得特别忍无可忍。配偶无意间说了一句:“你真没用”,就可能使我们暴跳如雷、小题大做。顿时,我们似乎在配偶身上,又看到了父母严酷指责的影子;在情绪上,似乎又重新经历了童年被父母苛责讥讽的痛苦。 这些心理情结,又好似在成长过程中,被设定在自己心版上的“心理模式”。别人按了某个特定的“按钮”,说了某句话或做了某件事时,经过了自己心中程式的解释与处理,就产生了某些情绪或行为反应。 在先前提到的例子中,配偶的那句“你真没用”,若能使你勃然大怒,是因配偶正好按中我们的“按钮”之故。如果我们不是早有那个心理程式(心理情结 ),我们就不会小题大做。 可惜,没有多少人明白,我们之所以会生气,其实是与自己相关,别人只不过是按了按钮。使们产生反应的,是自己心中的“情结”与“程式”,以及我们自己所戴的有色眼镜。而这一部分,就是我们自己该负起责任改变的。 当我们听到配偶说“你真没用”这类话时(每个人的程式不同,心理弱点有别,最怕听到的话也不太一样),我们常会如触了电一般,立时有反应,恨对方入骨,因对方触及我们的痛处而思图报复,故意去按对方最怕的按钮,而冤冤相报循环不已。 心理情结会恶性循环 不幸的是,这种不检讨自己的心理情结,只怪别人按了自己的按钮,使自己生气的现象,在婚姻中比比皆是。与父母间的旧情结尚未解决,现在又与配偶彼此伤害,制造新,使冲突愈演愈烈。新仇加上旧恨,严重破坏夫妻之间的感情。 一个人不论到了何处,与何人,心中的新旧“情结”(程式)永远会跟着他。这些情绪若得不到解决,同样的错误可能一犯再犯。 先察觉,现改变思想模式 人心中的这些“心理模式”或“心理情结”都是可以改变的。举我自己“怕被冤枉”的例子来说,要改变这个程式的第一步,是警觉到它的存在。 这些年来,我常从自己待人接物的一些情绪反应,发现自己极容易因为被冤枉而激动,并有过分为自己辩护的行为倾向。由观察中,我发现了自己有“怕被冤枉”的程式。我很不喜欢这些幼稚的行为倾向,因而下定决心去改变它。自此以后,每当我感觉到别人冤枉我进(可以感觉到身体开始有冲动的反应),我立时在心中亮起红灯,开始“自我对话”(Self-talk),告诉自己:“先不要发作,再等一下,你不是知道,因此而冲动是幼稚又愚笨吗……”或是“心理程式又在作怪了,自己心安理得的话,没必要努力对别人解释……别人要怎么看我,那是他们的事,我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与对我的评价,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评价……我应该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负责,如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需多做辩护……” 改变了思想,就可以改变情绪反应。在我“怕被冤枉”的过程中,我失败了许多次。但是,失败后所产生对自己不满与羞愧的情绪,就变成我改善自己的动力,使我愈来愈想改掉这个模式。要改变一个从小养成的“心理模式”,需要花很多工夫,并且需要经过许多次“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我很幸运,后来 有一段霎时间再与家人同住,那是改变自己心理模式最有效,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环境,我相信那一次的机会,帮助我节省了很多改变心理模式所需的时间。现在我仍不敢说我已完全改变了“怕被冤枉”的心理模式,便我知道这个模式对的影响已大为降低。别人偶尔按中我“怕被冤枉”的按钮时,这个模式已不能如以胶一般地操纵我的情绪了。 改变自己心中的模式 在结束这一点之前,我要强调,人永远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行,不能强求别人不按心理按钮来激怒自己,也无法不许别人使自己难受。即使自己有办法使天下人都对我好,世上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能触动我们的心理程式。要使自己快乐的惟一方法是自己心中的模式,使自己变得更健全、更快乐。 每个人心版上的模式,应由自己负责改变,不该把过错推给父母,或其他在童年时曾伤害我们的人。许多时候,别人伤害我们是无意的,有些时候,别人伤我们的心,是因为他们不够成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何况我们在不成熟时,也伤了许多人的心。心理模式的形成,很难说是谁的错。这本不是个完美的世界,诿过与报复,均于事无补,只会消耗本来可用来成长的精力,反而延迟了我们适应的时间。 三、内外的压力 两个生活习惯、家庭背景不同的人,要学习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这不是件很容易达成的任务。 此时,如果两人都不成熟,对配偶期望过高,又各自带着许多残存未决的心理包袱进入婚姻,那么两适应起来,将更加困难,往往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彼此被折磨得苦不堪言。在这些因素之外,若加上经济的危机、双方父母对婚姻的干预、养育子女的压力与外在环境中异性的诱惑,这个婚姻就非常危险。 现代婚姻充满了挑战与压力,要在内忧外患险境中,使婚姻能够维系下去,每个人都必须学习沟通的技巧,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大中国人在这方面缺乏训练,许多夫妻不懂得沟通,更不知该如何解决冲突。一产生问题,便想用吵架的方式解决,而正气头上时,便什么都不顾,翻出新仇旧账,用恶毒的话发泄心中的不满,甚至连对方的家人也一并卷入。当夫妻感情被摧残到达某一个地步之后,往往很难挽回,即使双方仍保持婚姻关系,可能已形同陌路。 潍坊心理咨询师提醒:要学习欣赏彼此的差异 在夫妻关系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要去改变对方。不管背景如何相似,夫妻间仍会有许多不同之处。总有一方快,一方慢;一方有洁癖,另一方却“大而化之”(随便);一方重理性,一方较重感觉;一方外向,一方内向;一方节省,一方慷慨……。连在挤牙膏这件小事上,两人的习惯不一样时,都会觉得忍无可忍,更何况各种性格上的差异了。 人永远没办法勉强他人自然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上述这些差异,更不能因夫妻一方的强加,而获得改变。当一位妻子愈逼丈夫主动喜欢与她谈话,丈夫就愈无法主动喜欢她,对她柔情蜜语。如果一位丈夫逼自己内向的妻子和别人的妻子一样,也善于交际应酬,以后在社交场合中,她就可能更觉得不自在,而变得愈发退缩。 勉强改造对方成为自己理想的样式,最后常使对方推动自己的优点与特色,成为“四不像”。遗憾的是,有许多人碰得头破血流,仍学不会这门功课,不但自己痛苦,更使配偶饱受折磨。 奇妙的是,当一方愿意学习去接受自己的,不企图去改变对方时,他们反面能彼此潜移默化,日子一久,便产生了实质上可喜的改变。许多年老南非感情弥紧的夫妇,真正接受了对方之后,不但两人间充满祥和之气,而且彼此的面貌、视情也愈来愈相像。 愈不成熟的人,就愈不能容忍差异的存在。学习欣赏差异,我们才能成长。硬要改变别人,只会造成亲密关系及人际关系的危机。 四、心理需求的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围环境的改变,人的心理需求也会产生变化。这们常见到十几二十岁的少女,基于英雄崇拜的心理,嫁给了在学校中最出风头的运动健将。然而十年后,她的心理需求可能有极大的变化,出风头对她来说,可能已失去吸引力,相反的,她可能极羡慕别人能有稳重、温雅、体贴的丈夫。 同样地,有许多男士在年轻重视女性容貌的艳丽,便到了中年之后,反面觉得气质高雅或天真无邪的女性,对他们更具吸引力。 婚姻好像两匹马同拉一辆车子,若夫妻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并且朝着相似的方向成长,他们的婚姻将美满。如果有一人继续成长,另一个却停滞不前,或是两人的心理需求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辆双头的婚姻马车,很容易就翻覆。 夫妻成长的步调差距过大 在现代婚姻中,最常见的例子是,婚后,男性继续求学或是工作,因为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必须用智力应付各种挑战,所以他们较有成长的机会。相反地,女性在婚后往往整天待在家里做家事、照顾小孩,天天等着先生下班回家陪她说话。无聊时,沉迷在电视连续剧中,不再成长。久而久之,丈夫渐渐觉得妻子言语乏味,不能在理性上带给他任何共鸣。 丈夫的事业愈成功,他就变得有自信,也愈加有吸引力。而妻子心中没有安全感时,在情感就愈依赖自己丈夫,需要紧紧抓住他,引起他的注意。心理缺乏安全感,会使人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女性这种依赖性占有欲过度进,不但不再能满足丈夫的心理需要,反而会成为丈夫的心理负担。这时,全凭两旧有的感情与丈夫的道德自制力来维系他们的婚姻。 现代人对婚姻的期望,比我们的上代提高了许多,不再是以往“男主外,女主内”,两各自做好分内的事,有稳定的物质生活就好了。今日,我们渴望婚姻带给我们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不仅要有甜蜜的爱情,还要有心灵的默契。 当我们对婚姻的期望愈高,就愈容易因失望而造成婚姻的裂痕。 现代的男性,常常希望自己的伴侣既是贤妻良母,又是工作与事业上可以谈心的伙伴。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只会做菜与带小孩,已不足以抓住男人的心。如果已婚女性不努力追求成长,想办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又不去了解丈夫心理需求的变化,努力培养旧有的感情,这个婚姻便有潜在的危机。 此时,或丈夫所处的环境中,没有更好的选择机会(例如周围没有比妻子更具吸引力的女性,或是虽有更佳选择,但并非自己条件与能力所及),这个婚姻便得以幸运地维持下去,可以一直撑到下次危机发生(环境改变,或夫妻中有一方心理需求改变)之时。 如果丈夫在工作环境中,有机会接触到既女性化,又能在理性上满足他需求的职业妇女,相处时日一久,就难免会发生精神上或实质上的外遇。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是因为第三者的出现,才导致了婚姻的破裂,其实恰恰是因为夫妻间的生活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第三者的出现,一味的去找外部的原因,而不找夫妻双方的原因,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第三者的出现是夫妻双方必须及时改善关系的信号和促动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抱怨与哭闹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平白为介入的第三者增加了吸引力。以上这些事都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类似的悲剧却急速增加。我们不能像驼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希望这种事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单靠传统道德规范维系婚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新时代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学习、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才有可能在危机重重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享受幸福的婚姻生活。 以上从四个角度分析了现代婚姻解体一些常见的原因。所谈及的四点,无可避免地会有重叠之处。 以上就是潍坊心理咨询师为大家介绍的:造成婚姻解体的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潍坊心理咨询、潍坊心理医生、潍坊心理咨询师培训哪家好--潍坊市正源心理咨询中心。
|